通用机械
原材料质量和管理[实例]水泥温度达80℃
2022-09-22 10:51  浏览:263

1 原材料质量与管理

【示例1】水泥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流失过快。

6月某工程C30梁板浇筑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坍落度迅速流失,导致混凝土在滚筒内粘结。

原因分析:经调查,进料水泥温度达到80℃,水泥总体较细,导致需水量增加,耗水量不足时坍落度损失过大。

预防措施:夏季和秋季的5-10月,从水泥厂或粉磨站短距离直接运输的水泥,每辆车测量的水泥温度必须低于65℃。

【例2】外加剂冬季结晶,堵塞管道。

11月至次年2月,由于气温下降较快,掺加剂泵泵入称重料斗时结晶较多,堵塞管路和蝶阀,造成计量缓慢。

原因分析:公司使用的萘系高效减水剂达到过饱和,低温时析出结晶。

预防措施:与减水剂供应商协商,调整减水剂配方,固含量由32%降至20%。结晶问题基本解决了。

【例3】雨水或冲刷水进入外加剂罐,导致浓度降低,影响混凝土坍落度。

某天供应给该项目的混凝土在出厂前经过检验台检验时发现坍落度太小。

原因分析:检查减水剂罐上方的进料口是否打开,盖子没有盖好。可能冲刷罐顶的大雨和水流入罐内,导致减水剂浓度降低。

预防措施:投料供应商将减水剂泵入罐内后,应及时盖紧上盖,物料工作人员加强检查。

【实施例4】木材钙系减水剂误用作萘系减水剂造成缓凝。

某工程二楼梁板供货时,施工单位反映凝固时间过长,浇筑后24小时仍未凝固。

原因分析:查看配合比和切割记录后,将普通减水剂输入电脑作为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主要为萘系。 %~0.8%,而普通减水剂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磺酸钙,用量为0.25%~0.3%。当木钙含量超过胶凝材料的0.4%时,会出现严重的缓凝现象。

纠正措施:木钙减水剂的用量要严格控制,配比输入要由其他操作人员审核。

【示例5】不同品牌防水剂的混合使用。

某项目地下室外墙C40P8施工中,发现一车混凝土坍落度过大而返工。

原因分析:经查看采购记录,在两个项目中使用了同期采购的两种防水剂,一种减水效果明显,另一种减水率较低。工人携带袋装防水剂时,出现混用。

纠正措施:每批防水剂(包括膨胀剂等)在进厂前必须重新检验方可使用。仓库物料应隔离标记,不得混装。

[示例 6] 沙子中含有大块的泥土和鹅卵石。

在某建筑工地进行抽水作业时,发现泵车的料斗上有很多大的鹅卵石和泥块。

原因分析:沙场供应的河沙筛网在抽沙时损坏,吸水口插入过深,抽走河床底部的大石块和泥浆进入沙子里。

整改措施:沙场应定期检查抽沙机筛网是否损坏,公司砂石进料口和主楼候车槽应设置格栅,防止杂物进入混凝土内。

【例7】碎石含泥量超标。

雨后碎石含泥量超过1%,导致混凝土需水量增加,混凝土强度下降。

原因分析:碎石雨后破碎过程中含有大量沙子,振动筛分时不能干净分离。


原材料质量和管理[实例]水泥温度达80℃

整改措施:在装卸台增设冲洗设备,将泥浆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不合格砂石严禁入库。

【例8】粉煤灰、矿渣质量不合格。

公司采购F级一级灰,进厂时细度、需水率、烧失量等指标偶有不达标;采购的S95级磨矿粉偶尔达到7天和28天活性指标低于要求,但检测周期长。

原因分析:电厂燃煤质量波动,飞灰分离设备出现故障,造成质量波动;渣源不稳定,比表面积小。

整改措施:每辆粉煤灰、矿渣粉进厂后,应检查细度或需水比,方可入库。每辆车检测的渣比表面积≥400㎡/kg方可入库,可定期在供应厂进行渣取样。

【例9】水泥、粉煤灰、矿粉等粉体必须通过筛网过滤后进入仓库。

主楼操作员反映螺旋输送机被杂物卡住,导致电机烧毁。

原因分析:散装物料入仓时,球磨机内含有铁钉、钢球等杂物,卡在螺旋输送机的缝隙中。

纠正措施:在所有进料口前安装一个直径为φ10mm的筛网,防止大块杂物进入罐内。

【例10】原料混合仓库。

某项目供货过程现场质检员快速检测后发现混凝土黏度差,颜色发白,强度明显偏低。浇筑的混凝土清洗干净,重新浇筑。

原因分析:供应商司机不熟悉公司管路布置,接错喷嘴,误将粉煤灰放入水泥罐。

整改措施:所有粉仓必须上锁并有明显标志,物料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各物料仓库的检查和监督。

2 配比管理

【例11】由于泵送高度和长度的变化,未及时调整混合比。

1)某项目地下室C40P8层供应过程中管道严重堵塞,现场泵管长度超过200米。

2)某项目21层柱墙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管道堵塞。

原因分析:施工单位下达生产任务,未规定泵送高度或水平管长度,但下达了以普通5-31.5mm砾石和普通泵送坍落度为基准的配合比,导致管道爆裂。

纠正措施:1)泵送高度超过20层或60米时,必须注明粒径5-25mm的砾石,坍落度≥160mm。 2)管道应水平和垂直敷设,尽量减少弯头和换管的数量。如果水平管道长度超过150米,坍落度应≥160mm。

【例12】砂细度模量变化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

某项目施工时坍落度过大,混凝土出现离析。

原因分析:河砂细度模数增大,比表面积减小,导致坍落度过大。

纠正措施:进入厂区的河沙应混合均匀。若检测出的细度模数变化较大,应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3 生产过程管理

[实例 13] 调度错误。

1)某工地供应混凝土时,质检员发现交货单上的混凝土标识与强度等级不符。

原因分析:排班员在进入生产任务列表时,误将强度等级输入为C15,但主机生产确实是按照C25P6生产的,属于输入错误。


原材料质量和管理[实例]水泥温度达80℃

整改措施:第一台混凝土运输车发运时,必须与生产任务单核对无误后打印《检验单》。

2)在某项目中,独立基础帽C30和独立基础垫层C15同时施工。施工人员将车辆引导至卸货地点时,卸料时没有看到C15提货单和强度等级标志。强度级别错误是在调度查询时才发现的。

原因分析:现场施工人员在同一工地浇筑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未仔细核对交货单和标志就卸料。

整改措施:调度员必须与施工单位核对强度等级,施工现场无误后再发货。提货单上的信息必须准确,搅拌车司机在卸货前应先到工地确认无误。

3)有一天,一位业务员在回复临时订单时,将混凝土标签 C35 错误地填写为 C30。

原因分析:业务员接到工地口头电话后,下达了生产任务清单,但调度员没有认真确认发货信息是否正确。

整改措施:月度生产计划必须详细说明现场要求,临时订单需经现场材料或施工人员确认,确认相关信息无误,或以表格形式发送至调度中心的书面传真,以避免零件或强度级别的错误。

【示例14】宿主操作员出错了。

1)有一天,查询主机报告时,发现主机操作员在一个工地选择了C15混凝土来混合C30配合比。

2)某天,调度员将A#车号A#车的物资送到C25,B#车装到B站C35上,但A#车没有及时装车,调度员没有及时装车。没有联系司机,打电话叫A B#车换装,但是主机操作员没有仔细核对检查单,直接下单,导致B#司机实际装甲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被送到到B工地。

原因分析:主机操作员未仔细核对发货信息,提前下单。

整改措施:在工控系统完全联网前,调度员打印提货单,并书面交给主机操作员,主机操作员会仔细核对车号、项目名称、施工地点、强度等级, 协调 只有数量正确,才能混合配料,并签字确认配料,然后才能下订单。目前通过ERP系统的开发,将生产任务系统、调度系统和工控系统的计划输入联动起来,有效防止了上位操作人员和调度人员的人为错误。

【例15】测量失控,砂石超重。

1)主机操作员发现砂石等待槽中砂石过多,通知车辆砂石称量错误。

原因分析:砂石水垢卸料闸动作不到位,石料计量闸开始卸料。

整改措施:每班重点检查气缸、电磁阀、限位器,定期重新校准称重秤混凝土输送泵泵管堵塞怎么处理,方可生产。

2)主操作员在搅拌某项目的九楼梁板时,数据中没有观察到该类型的水泥,但是产生了混合物,导致在被废弃的混合物中,

原因分析:工控机发送技术负荷传动配合比时,主机没有水泥型号,水泥型号不匹配。

纠正措施:请软件公司及时修改程序,主机操作人员应注意各台秤的称量情况,如有异常请勿搅拌。

【例16】外加剂浓度不均匀,造成部分混凝土缓凝。

某工地某日浇筑14层墙柱、15层梁板混凝土时,坍落度过大,初凝时间超过20小时。

原因分析:减水剂罐搅拌器故障,导致减水剂浓度不均,储罐下部减水剂浓度过大,设置时间过长。

纠正措施:减水剂必须定期搅拌均匀,物料人员要加强检查。若搅拌机停止运转,应立即报修。

【例17】砂石料仓未及时投料,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

某天凌晨 5:00,在为地下室楼盖供应混凝土时,两台拖泵同时堵塞管道。

原因分析:碎石进料不及时,碎石仓料位低,造成管道堵塞。

整改措施:加强对高空仓和投料的检查,投料装载机要及时装载,高空砂石料仓要保持满仓。夜间技术轮班,材料文员和调度员必须每两小时检查一次材料进给和沙子质量。

【例18】粉煤灰、矿渣粉小量测量出现大误差。

某日粉煤灰、矿渣秤超载,单盘计量误差大于2%

原因分析:螺旋输送机速度过快,导致落差过大,部分脉冲无法记录。

纠正措施:由设备部改变螺旋输送机的传动比,在螺旋输送机和称重斗之间安装闸阀,控制落料。

【例19】数量差异

某工地投诉量较差,按图纸计算的量与实际浇注量的差值超出国家标准范围。

原因分析:在计算配合比表观密度时,只测了实际表观密度,没有乘以压实系数。

纠正措施:生产混合料密度应由混凝土试验测得的表观密度乘以混凝土压实系数(一般取1.01)。随机抽查三辆车每个班次中的每台机器。称重检查以防止测量失控。

4 运输和泵送管理

[示例 20] 驱动程序被发送到错误的站点。

搅拌车司机装载C25混凝土,送往另一个工地C30。

原因分析:司机在填写车辆跟踪单时没有看到施工现场和施工单位的名称,工作粗心。

纠正措施:每辆混凝土搅拌车必须清楚地标明其强度等级。混凝土装载完毕后,司机应及时在车辆跟踪单上填写项目名称和施工单位,以免发错现场。调度中心应密切关注GPS卫星定位系统车辆的运行情况,及时纠正问题。

【例21】司机运输车的滚筒积水。

司机装载混凝土时混凝土输送泵泵管堵塞怎么处理,滚筒内积水的坍落度太大。

原因分析:前一辆车装完洗泵水后,到工地没有用完所有的水,但没有及时卸掉滚筒内剩余的水,之前也没有要求确认正在加载。

整改措施:调度中心必须控制搅拌车装载冲洗泵的水,并在收到司机卸载确认后通知装载。司机洗车后和暴雨过后,必须将滚筒内的积水清除。

【示例22】物料泄漏和堵塞。

1)一天,司机在将混凝土运往工地时,压路机倒转漏料,造成大面积道路污染。

原因分析:上料前防反销未按工艺规程插入,造成漏料。

纠正措施:规定搅拌车司机在装货前必须检查防反转销是否插好。

2)一天,搅拌车司机在工地上运送C40混凝土。卸完后,他没有检查混凝土是否卸完,空车称重,没有检查空重。鼓里剩下的2个方格被带回了公司。

原因分析:搅拌车司机工作马虎,未按规定程序检查滚筒内混凝土卸料。

整改措施:加强搅拌车司机质量意识培训。卸料后,检查滚筒内是否有积料。运输部门在工厂定期检查空车重量,避免将边角料混入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

3)某天,搅拌车减速机螺杆断裂,滚筒无法转动,导致混凝土在滚筒内凝结。

原因分析:减速机螺杆断裂,导致滚筒无法转动。

整改措施:搅拌车司机应进行日常车辆检查,重点检查滚筒减速机的螺钉是否拧紧或有弯曲和裂纹,以免在高速旋转时螺钉断裂,导致混凝土报废。

【示例23】泵送爆管堵塞。

1)一个建筑工地完成了混凝土的泵送。清洗混凝土管道时,采用风洗法。由于压力过大,泵管壁破裂,造成工人受伤。

原因分析:泵车自备水箱水量不足,采用水洗法无法将混凝土彻底冲出,但采用气洗法,气洗压力是水洗压力的3倍,与尾部连接的泵管壁薄。 ,无法承受空气冲洗压力而破裂,??导致混凝土飞出伤人。

纠正措施:严格限制空气洗涤方法,禁用细旧泵管。泵管出口处的软管数量不应超过2根,弯曲不应超过90度。洗泵用水由搅拌站专门由搅拌车加满,运至现场使用。加强人员安全操作培训

2)15层柱墙在工地施工时,泵送过程中润湿管道的水和砂浆未能抽出,导致运出的混凝土全部返回卡车.

原因分析:14楼梁板施工后,拖泵切割环漏水严重,用水冲洗无法将混凝土全部冲出,残留混凝土和水泥袋正在筹备中。

纠正措施:定期检查和更换易损件,例如切割环。清洗管道时,应将动臂拆下单独清洗。洗完管道后,检查水泥袋是否已冲洗干净,接管前检查管道是否畅通。

5 现场施工管理

【示例24】泵送砂浆灌入结构中。

某工地二楼梁板拆模后,发现梁底有防砂、起皮现象。

原因分析:在泵送混凝土前使用等比例的水和砂浆润滑管道时,砂浆浇到梁底,搅拌后水和砂浆强度降低,导致抗砂、脱皮现象。

纠正措施:在泵送混凝土前,应将润滑用的水泥砂浆分散,不要浇在同一个地方。

[示例25]不同外加剂的混合使用。

某项目配合比使用了聚羧酸减水剂,但现场质检人员在配合比中没有注意外加剂的种类。当场地坍落度太小时,应根据萘系减水剂的调整量添加萘系减水剂。减水剂8kg,导致混凝土返工性差。

原因分析:现场质检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认识不足,聚羧酸系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混合不相容,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

纠正措施:实验室应加强对现场质检人员的培训,不同的外加剂不得混用。

【例26】柱子脱模剥皮。

11月,某厂房一楼立柱施工后拆除模板,发现立柱表面混凝土脱落。

原因分析:11月气温骤降,混凝土凝固时间过长,拆模时间过早,造成表面脱层。

纠正措施:时刻注意天气预报。天气转凉时,调整外加剂配方中的缓凝成分,避免凝固时间过长。

【实例27】混凝土路面剥落开裂。

某日,在建市政道路抗弯抗力4.5MPa,切口一侧出现数条细长裂缝。在施工现场施工路面时,上层混凝土已脱壳,而下层混凝土尚未硬化。

原因分析:路面施工完成后,割缝的时间来不及,表面硬化的混凝土被拉裂。当表面未覆盖并浇水时,混凝土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凝固。

纠正措施:注意施工和抹灰的保养。切割时间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进行切割,混凝土凝结时间不宜过长。

【例28】地面表层粉化。

地下室面层C20混凝土在施工现场施工,表面呈粉状。

原因分析:施工单位下发了地下室找平层的任务清单,并没有说明是车库的耐磨地坪。粉煤灰混合比例占胶凝材料的15%,粉煤灰漂浮。

纠正措施:施工方应在下达生产计划和任务单时记下浇筑部分,该部分的混合比例应小于粉煤灰的8%。

【例29】水下打桩施工中的堵管断桩。

水下桩施工过程中,由于等待时间长,路况不佳,卡车被困,救援不及时。

原因分析:水下桩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连续浇筑,防止混凝土长时间离析、中断。

整改措施:水下桩基施工必须备足车辆,泵车必须装备精良,保证持续供应,并制定应急措施,防止设备故障时桩基断裂。

【实例30】桩基混凝土强度低。

某工地施工过程中,由于泵车堵管时下大雨,大量雨水流入桩内,桩基抽芯强度低,而强度标准维护标本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该桩为人工挖桩。芯样上中部强度合格,但下部强度低。应该是桩内水灰比高,强度降低。

纠正措施:在供应人工挖桩时,检查桩底积水是否排干,尽量避免大雨时施工桩基。

【例31】试件在相同条件下的强度不合格。

某工程夹心墙一层相同条件下试件的抗压强度为C35。标准养护试件强度满足要求,但相同条件下试件强度仅达到85%。

原因分析:冬季施工现场相同条件下的养护试件在达到600℃·天前送检,导致强度低。

整改措施:要求施工现场加强对相同条件下养护试样的管理,记录日平均气温和积温,满足要求后送检。

【示例32】地板裂缝及保养。

某工地18楼C30泵送混凝土,表面出现塑料裂缝。

原因分析:空气湿度大时

整改措施:加强建设单位的宣传和落实。根据施工队的要求,在混凝土初凝前应压实两次,以消除早期塑性收缩裂缝。尽快浇水或喷雾保养,防止表面收缩,并盖上塑料薄膜。或维修毯。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可以搭建挡风玻璃或遮阳篷,做好保暖保湿工作。

【示例33】外墙裂缝。

在地下室外墙强度等级抽水施工中,模板拆除后1个月内出现多处竖向贯穿裂缝,位于柱侧1米处、跨中及下方开幕。

原因分析:检查外墙横筋间距200mm,拆模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防水回填不及时。

纠正措施:墙体容易出现竖向收缩裂缝。横杆间距应小于150mm。 1500~,φ8~10mm加强筋,200~300mm插入立柱,1200~插入侧壁;应在结构的开口、可变截面和出入口处增加额外的钢筋。脱模后的墙面不易保养。应使用花管喷雾保持湿度,减少混凝土收缩,并尽快做好防水和回填工作。

[示例 34] 地梁帽下沉。

某工地地梁沿钢筋方向有沉降裂缝。

Cause : the , the is , and the slump is large. After , with high such as sand and . When they the of steel bars, will occur along the of the steel bars.

: The slump of the not be too large. After the is with a rod, it be and again about an hour the .

[ 35] pits on the roots at the of the .

In a , a layer of non- C30 was for a , and at the and of the after the was .

Cause : The of the is more than 4 , the steel bars are dense, and the is when from the top.

: The unit is to pour the base of the same grade first, and then pour the , and the ratio of the sand be .

For those who need to all kinds of free , you can go to the "Civil Think Tank" , where there is a "Free " menu for to from.